不少孕媽在孕期時就開始擔心,會不會出現奶水不充足的情況,產后乳少指產后乳汁少或全無,不能滿足哺乳的需要。多發生在產后數天至半個月內,也可發生于整個哺乳期。產后奶水少的發病率約為20%~30%,且有逐漸上升趨勢。奶水少的情況在中醫里是怎么回事?
氣 血 虧 虛 型
這種證型的女性一般體質比較瘦弱,氣血生化乏源,所以才會出現產后乳汁過少,甚至全無的癥狀。而且由于氣血不足,不能上榮于頭面,所以可以見到面色少華,倦怠無力,一般脈象也會顯得比較無力,細弱。所以治療就以“補”為主,以“通”為輔。
一般用人參、黃芪、當歸、麥冬、木通、桔梗等藥來補血養氣通乳,方中人參、黃芪重在補氣;當歸、麥冬養血滋陰;桔梗、木通利氣通脈,全方配伍使用,氣血雙補,還能使乳脈通暢,所以乳汁自然也就通暢了。
痰 濕 阻 絡 型
產后補過頭或孕期飲食過于油膩,會影響到脾胃消化系統,身體代謝不良、脂肪囤積,乳腺阻塞,乳汁分泌自然不順暢。
癥狀:媽媽體型較豐腴、皮膚軟嫩不結實。常會感到胸悶、惡心,如廁時會發現糞便經常濕軟不成形,舌頭上白色的舌苔很多。
調理中藥:蒼朮、薏苡仁。
肝 郁 氣 滯 型
一般來說屬于這種情況的女性平時脾氣可能不太好,尤其是比較內向、偏抑郁的女性。因為情志抑郁會導致肝氣不暢,從而使乳絡受阻,乳汁排出不暢,淤積在乳房中,所以可以見到乳房脹痛而乳汁分泌不足的癥狀。
這種情況的產婦產后乳汁較少,主要不是生成不足,而是乳道擁堵的原因。不同于氣血虛少證的乳房干癟瘦小,肝郁氣滯證一般乳房脹滿、疼痛,排出的少量乳汁質地比較稠厚。
所以本癥主要機理在于“不通”,治療就應該以“通”為主,一般采用通乳涌泉散來治療,效果還是比較好的。方中當歸、白芍、川芎是君藥,可以補血養血以行血,配伍生地、天花粉補血滋陰,青皮、柴胡疏肝散結,全方疏肝理氣,氣行則乳絡通,乳絡通則乳下。
預 防 及 護 理
首先是要保證營養充足,不論是產前還是產后,如果孕婦營養不良,必然會導致乳汁生成不足,而產后則更需要補充營養,因為生產會耗傷人體的大量精氣。
其次是保持心情舒暢,只有心情舒暢了,乳絡才會通暢,從而才能使乳汁正常排泄。再次就是注意做好乳頭護理,比如說如果發現有乳頭內陷的情況,就要自己經常將乳頭往外拉。
最后就是提倡早期哺乳,因為嬰兒吮吸奶頭有助于乳汁的生成,最好是產后30分鐘內就開始哺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