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斛的功效與作用
增強體質
1、石斛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,清代《藥性論》說石斛能補腎積精、養胃陰、益氣力;
2、石斛內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。實驗證明石斛多糖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,可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對雞紅細胞的吞噬能力。
補益脾胃
1、脾胃有消化飲食,攝取水谷精微以營養全身的重要作用,是營養的源泉,因此營養充足與否主要取決于脾胃的功能。
2、石斛是益胃生津藥,《神農本草經》、《本草再新》中均有記載,人民稱他為“腸胃藥”,是治療胃脘痛,上腹漲痛的常用藥物。
3、現代實驗證實,石斛對脾胃病中常見的致病菌—幽門螺桿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,有助于治療萎縮性胃炎,淺表性胃炎、十二指腸潰瘍等幽門螺桿菌陽性的病癥,同時,口服石斛煎液能夠促進胃液的分泌,增強胃的排空能力,幫助消化。 護肝利膽 石斛有較好的利膽作用,歷代醫家都認為“鐵皮楓斗”具有滋養肝
陰的作用,是治療各種肝膽并的要藥,可用于治療肝炎、膽囊炎、膽結石等肝膽疾病。
清虛熱
1、虛熱,表現為身體疲乏無力,頭暈眼花,面色潮紅、心悸心慌、咳嗽少痰、失眠健忘、小便黃赤、舌紅、脈細等一組癥狀。
2、《本草綱目拾遺》、《本草衍義》分別記載“清胃除虛熱,”“痔胃中虛熱”。與普通清熱藥物相比,石斛所清的虛熱完全是一種虛熱,是以陰虛,熱盛為特點的。藥理實驗表明,石斛能夠顯著的降低熱盛家兔的發熱高峰值和體溫反應指數,縮短發揮熱時間。
強筋壯骨
1、增強抗風濕:人進入中年以后,“人陰氣自半”(朱丹溪)人體的陰津開始衰弱,筋骨功能逐漸減退,石斛能夠滋養陰液,陰液能夠潤滑關節,從而達到強筋健骨、流利關節、增強抗風濕的效果。現代藥理研究表明,石斛能提高應激能力、具有良好的抗疲勞,耐缺氧的作用。
2、促進循環:石斛能養陰,可以濡潤脈道,擴張血管,從而促進血液循環。實驗結果表明,石斛能夠顯著改善血淤癥狀,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脂,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,可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。
- < >(糖尿病)的發生,主要以腎陰虛,肺胃早熱為基本病機,以氣陰兩虛為其病理特點,石斛功能養陰`清熱潤燥,自古以來就是治療糖尿病的專用藥。臨床研究表明,石斛不僅可以增強胰島素活性,同時能顯著降低血糖水平,使血糖恢復正常。1、鮮吃——取新鮮鐵皮石斛若干,洗凈入口細嚼,味甘而微黏,清新爽口,余渣吞咽即可。(功效:強陰益精、開胃健脾。)
2、煎湯——洗凈切碎或拍破加水入鍋用文火先煎煮30分鐘,后放入1-2克西洋參再煮30分鐘,可重復煎煮,連渣食用。近代名醫張錫純說:“鐵皮石斛最耐久煎,應劈開先煎,得真味”(功效:補虛養陰,清熱。)
3、泡茶——洗凈后切薄片,用開水沖泡后飲用,可重復沖泡,連渣食用。(功效:開胃健脾、降火理氣、對慢性咽喉炎療效顯著。)
4、熬膏——洗凈切碎或拍破可加其他中藥材加水煎汁,連煎兩次,棄渣后用小火濃縮,再加冰糖,繼續熬制成膏狀引用。(功效:對勞損虛弱、肢節多痛、體乏、夜多盜汗等癥狀有顯著療效。)
5、浸酒——洗凈切碎拍破、單味或和其他物料一起浸入40度以上酒中,3個月后即可食用。(功效:補腎養陰、生精祛風。)
6、入膳——洗凈切碎或拍破和雞鴨等材料一起文火燉2-3小時,連渣食用。或用文火煎煮后取汁備用,加入其他原料可煮粥、做羹、煲湯等。(功效:養陰生津、抵虛熱、微汗、筋骨酸痛等常見的體虛癥。)